《解读基金》读书笔记

2021/02/21 读书 共 8115 字,约 24 分钟

这几天看完了《解读基金(修订版)》,这本书是2007年出版的,于2020年再版。

作者并不是研究投资的专业人士,当时06年基金很火,但当时介绍基金的文章与书籍很少。作者写了一系列科普文章,后来把这些文章整理成书就出版了。

看完书觉得作者当时提到的很多理念,完全没过时,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令人惊喜的是,再版序是孟岩大佬写的。

1.作者提到了基金评级可以参考晨星公司,今天晨星公司仍是最大的基金评级公司。

2.作者提到牛市时大家认购新基金很火爆,但实际上,认购新基金并不能给投资人带来超额收益。这让我想到上个月的时候,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010198)募集上限150亿,结果一天就有2300亿认购,提前结束认购。只能说07年抢着认购基金的那批人跟今天抢着认购新基金的这批人不是一批人,就像轮回一样。

3.作者提出做基金组合分散投资,以及资产再平衡。这2个理念在今天还是依然是基金投资中非常重要的2点。

4.以下这2段话我想单独拿出来,记录以下当年的疯狂。不知过往者,无以图将来。

2006年初,当我开始关注中国股市和基金市场的时候,大盘刚刚经历了5年的熊市,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到998点,然后又开始抬了半年的头,慢慢摸到1200点附近。记得很清楚,一个周末我去各个银行打探基金代销的情况,一位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非常慎重地告诉我:“大盘涨了这么多了,风险太大了,现在不要买了。”不过,我没有听她的话,换了家银行开始了我国内基金的投资道路。

进入2007年,专家们又在预测,最乐观的看到3500点。涨了这么多,应该是调整震荡的时候了。可话音未落,春节一过,3000点就在脚下了。可接着的第二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一下跌回去近9个百分点,论坛上好多人在问崩盘的定义是什么。不过,市场真的很不讲理,蹭蹭又回去了,到5月长假一过,4000点了。但接着就是“5·30”暴跌,尤其是那些前期暴涨的垃圾股,真是世界末日的感觉。不过,“博傻”理论真的起了作用,新基金不停发行,老基金奋勇拆啊、分啊。无数连基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凌晨起来排队等着新基金的认购。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什么叫疯狂,什么叫恐怖。8月,指数上到5000点。居然有人开始庆祝咱们中国市场比美国人快多少年上到了5000点。10月,终于到了6000点!金砖几国,黄金n年,所有的论据都证明1万点就在眼前……后面的故事就不说了。


文章中片段摘录:

◆ 再版序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今天的股市很令人失望。上证指数大跌5.22%,下探2583点,创下4年的新低。我想,在市场的“冬天”能读到本书更是您的幸运。巴菲特说,投资就是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在寒冷的冬季学习,春天播种,夏季成长,才能在秋天硕果累累。

盈米财富副总裁

且慢 创始人

孟岩2018年10月11日于北京

◆ 2.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所以,无论你买还是卖,你当时并不知道基金的净值是多少,也就是“未知价格”。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用一个实时的净值呢?首先,开放式基金的交易模式就是这样规定的;其次,这也可以防止投资者短期套利“炒”基金

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目前国家对个人的基金收益是不收税的。所以,如果你要和银行收益进行比较,一定要记住银行利息还要扣除利息税,而基金收益是纯收益。

◆ 4.复利计算的“72法则”

前面说过的“72法则”经常用来做复利的近似计算,用来计算在给定年收益的情况下,大约需要多少年,你的投资才会翻倍。举例说明:如年收益是5%,那72/5=14.4,也就是约14.4年可以将投资翻番(如果用标准公式计算,结果为14.2年);如果年收益为7%,72/7=10.3,也就是约10.3年投资可以翻一番(用公式计算为10.24年);如果年收益为10%,72/10=7.2,也就是约7.2年投资可以翻一番(用公式计算为7.27年);……如果年收益为x%,那翻番需要的年数就是72/x。这就是所谓的“72法则”。

◆ 1.最好的基金评价网站——晨星

第一种是房子一般、地段也一般、装修还是一般,但和同类的房子相比,它价格低!可能是原来的房主急需现金,结果把房子打折出售。原来40万元的房子,现在只卖20万元。这可是个便宜货,当然有投资价值。

第二种是价格不打折,但是房子新、地段好、装修豪华,也就是说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虽然这类房子开价就是80万元,但还会涨,那这种房子也有投资价值。

如果把上面的房子改成股票,第一种就叫价值股,第二种就叫成长股。投资第一种股票的就叫价值投资,投资第二种股票的就叫成长投资。

◆ 4.技术统计资料:选择基金的参考

夏普比率是综合了收益和风险的系数,基本上是收益除以风险,数字越大说明收益和风险比越高。夏普比率高,也就是说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波动就低;反之,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收益就高,也就是高收益低风险。在这3只基金中,广发聚富最好,广发小盘次之,中国优势最差。当然,收益小风险也小的基金,很可能夏普比例也高,如债券基金。所以,比较夏普比率一定要在同类基金中进行比较。

◆ 6.要抢购新基金吗

所以,如果说“牛市买激进基金,熊市买稳健基金”,我想可能更合理。基金之所以激进就是因为股票仓位高,之所以稳健就是因为股票仓位低。

如果你“确信”股市会上涨,那可以考虑购买激进的股票基金;如果股市会下跌,持币观望吧,或者也可以买可转换的债券基金。如果你把握不住,买个稳健的老基金也许比新基金还好。“抗跌”不“抗跌”,和基金新旧没有关系,只和基金的风格、仓位有关系

因此,“一只新基金通常成立半年以后才渐入佳境。客户投资新基金之后应稳定地持有半年以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分享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上涨期的收益”。这是广发基金得出的结论,要大家对新基金有足够的耐心,至少持有半年以上。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同时我更明确了我原来的观点。既然新基金有滞涨期和上涨期,既然数据也表明滞涨期达3~6个月,那我们何不等3~6个月再购买新基金。这时候新基金一切都安排就绪,准备大幅度上涨,岂不是最好的进入时期?购买新基金还有一个风险。

◆ 8.让人头痛的“巨额分红”

同时,咱们也看一个结果,2007年初到2007年8月26日,沪深300指数增长155%,但跟踪这一指数的大成300和嘉实300指数基金的同期回报率分别是128%和131%。这种巨大的偏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连续的分红所致

也就是说,红利再投资份额的持有起算点是从再投资的时间开始计算的!这不但是嘉实基金转换的问题,更普遍的情况是:咱们持有一个基金,好不容易坚持2年到可以免费赎回时,结果赶上一个大分红,可能一大半资产的持有期就归零了,又得支付0.5%的赎回费。分红是把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看来巨额分红也是这样。钱放到右口袋里面以后性质就变化了,以前的历史统统不算了,也就享受不到那些长期持有的优惠!

◆ 9.独特的指数基金

不过,还有一种投资指数的方式,那就是通过ETF来投资指数基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是一种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基金品种,是按照相应指数的“一篮子”指数股票集合,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可以像股票一样随时买入卖出。ETF的申购费用和管理费不仅比一般的基金低,比许多的指数基金也低。ETF的主要缺点在于它像股票一样,买卖的时候必须缴纳交易费,而且买卖得越频繁,交易的费用相应也越高,所以ETF更应该长期持有。另外,ETF基金不存在通过大分红、拆分之类的方法进行持续营销的可能。这对那些希望投资指数基金的人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 12.分散投资:建立自己的组合

其实,投资者更应该把分散投资的理论放宽到基金投资以外的领域。证券是一种投资,房地产也是一种投资,还有古董、字画、黄金,甚至邮票等,而且这些投资之间有非常好的不相关性。股票的涨跌几乎对房地产市场没有影响,而古董市场的起伏和黄金市场也没有关系,这些东西其实就是非常理想的分散投资对象。

另外一种需要分散风险的特殊情况是,当投资人并没有对任何单一产业特别熟悉,不过他却对美国整体产业前景有信心,则这类投资人应该分散持有许多公司的股份,同时将买入期间隔开,例如,透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人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的专业经理人。很奇怪的是,当“愚昧”的金钱承认了自己的局限后,它就不再“愚昧”了。另外,若你是学有专长(know-something)的投资人,能够了解产业经济的话,应该就能够找出5~10家股价合理并享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此时一般分散风险的理论对你来说就一点意义也没有。要是那样做,反而会伤害到你的投资成果并增加你的风险。我实在不了解那些投资人为什么要把钱投入他排名第20的股票上,而不是把钱集中在排名最前面,最熟悉了解同时风险最小,获利可能最大的投资上。或许这就是先知梅·韦斯特所说的,“好事物越多,就越完美”。上面3段话中,头两段讲的是分散投资,后一段是讲的

◆ 14.“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

当按照自己的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了核心和非核心的比例,或者制定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例,也就是建立好一个投资组合开始的投资计划,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比例的再平

再平衡是很蹊跷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你是卖掉一个上涨快的优良资产,买入一个下跌或者跑得慢的不良资产,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高抛低吸”的过程,是一种通过纪律性投资来进行卖高买低的过程,这符合市场是轮动的这一概念。

◆ 3.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

综上所述,如果在银行购买代销基金,建议采用后端收费方式;如果是采用基金公司网上直销,可以考虑前端收费方式。因为2或4年还是很长的时间,而且市场的事情变化太快。20%的年收益率恐怕也不是年年都可以达到的。但是按照2006年的情况,还是选择后端收费方式比较合适。

◆ 10.还是风险:最重要的事情

对巴菲特而言,他也不会有损失。对他而言,不是市场没有风险,而是他知道风险在哪里。他会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当我前几次看大师们的书的时候,老看见他们说:投资最重要的是控制风险。当时很不理解,市场的风险,我们怎么能控制呢?我们怎么能控制市场的涨跌从而不亏损呢?现在我好像开始理解一些了,他们是靠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投资过程中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不该出手。结果,他们就规避了主要的风险,也就是控制了风险。结果,他们投资,他们获利。但对我们来说,进入市场知道有风险,但很多的时

◆ 8.我的基金投资心得

市场是很欺负人的,它不停地用涨跌来诱惑我们,考验我们,让我们心慌意乱、心猿意马。真心地劝所有的基友一句:别去盯着那个红红绿绿的大盘走势,别去看那个高高低低的净值。投资不是生活的目的,更不是生活的全部。当每天都在计算机前面坐立不安地等待当日净值显示的时候,我们恐怕已经离投资本来的意义越来越远了。记住一点,基金投资从长期来讲只是10%~15%的平均年回报,年年都翻番那只是幻想。如果咱们能做到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才来关心一下自己的投资,那咱们的心态会平和很多。

◆ 13.推荐中证指数系列

虽然中证指数系列2007年1月15日才开始发布,但我觉得这真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我们终于有了一整套系列指数

◆ 14.用中证指数给基金分类

以前区分基金是大盘还是中小盘的办法就是通过重仓股来分析,但这个方法有个缺陷,因为咱们的基金一般都是混合型的,大盘基金中都含有一部分小盘股票,小盘基金中含有一些大盘股,所以区分起来就会有些争议。拿到中证指数后,我就想出另外一个办法来分析基金:相关分析。办法很简单,用这些基金和中证100、中证200和中证500对比,计算统计上的相关系数。看这个基金和谁靠得最近,也就是相关系数最大。如果和中证100的相关系数最大,那就是一个靠大盘的基金;如果和中证200最靠近,当然就是中盘基金。

◆ 15.分红和收益

有人说,分红后,把浮盈转化成了实赢。这话对,但经过红利再投资以后,实赢又变成了浮盈。除非咱们不投资,只要投资,只要咱们的钱在市场里面,盈利和亏损都是“浮”的。在把你的房产卖掉之前,所有房地产收益难道不是“浮”的吗?浮赢不可怕,没有浮赢哪里有实赢?咱们当然也可以采用现金分红,那样好像是得到了实赢。如果这样想,全部赎回不是更加落袋为安了?可我要说的是,这种落袋为安更像是杀鸡取卵。我们的核心利润在于基金经理是不是能为我们赚到更多的钱,而且能用赚来的利润帮我们再赚更多的钱。这中间是不是把钱分给我一部分,我倒不在乎。因为他分给我了,我还是会再投回去的。

◆ 22.6000点,买还是卖

背景:写于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接近6100点。

说老实话,我已经做好了市场随时下跌50%的心理准备,所以可以睡得着觉;但如果市场再涨50%,我会睡得更香甜。

◆ 25.牛熊转换的感想(一):心态

前段时间看CCTV-2,在一场电视讨论政府该不该救市的节目中,有个人很激动地站起来,义愤填膺地说,我们买股票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政府当然要保护我们。政府到底是不是该干预市场,这个话题在经济理论界都各执一词,不是我能讨论的问题。我想问的是,咱们进入市场的时候,真是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吗?扪心自问,这种人实在太少了吧?更多的人是在考虑为自己做建设。

投机也有两种人,大多数是糊里糊涂地投机。当听说办公桌对面的那个人的资产快速翻番的时候,让咱们不动心,真的很难。结果就是问问对方买了什么好东西,然后照单点菜,心想他能发财,我为什么不能?结果糊里糊涂地就抱着了那朵击鼓传来的大红花。这是最可悲的。由于没有任何的知识和意识,亏都不知道怎么亏的,亏了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办。而且,没有任何前期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典型的就是倾家荡产进入6000点市场的人。真是血淋淋啊。还有一种真是赌。这种人还好一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在赌,知道风险,也愿赌服输。市场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再加上赌的色彩,亏也是正常的。他们是想着市场会到1万点,可天灾人祸,又是次级债,又是石油大涨。

◆ 26.牛熊转换的感想(二):专家

非常有幸,这两年我也成了“专家”。最引以为豪的是,在6000点,我“预测”说我准备好了下跌50%。但坦率地讲,那根本就不是预测,更不存在预测正确的问题。那是一个耍滑头,打太极,被我蒙上了而已。但有一点我得承认,我一直在关注风险。其实2006年底,我就写过《如果气球爆了,你受得了吗》。如果那个时候,气球爆了,我那时候就成了“专家”,结果没有;“5·30”前,我发过一组图片,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股市从高到低的转换,也算是暗示风险。如果说那是预示“5·30”,简直是高抬我了。“5·30”以后,市场还不是继续上行;10月13日我写过《关心一下债基》,10月16日最高点时写了《6000点,买还是卖》,但到11月还不是写了《似曾相识燕归来》?平心而论,我是闻到了泡沫的气味,但根本不知道泡沫会不会破裂,什么时候破裂。

另外一方面,咱们的耳朵是有选择性的。牛市的时候会有一堆牛市理论,说明市场永远会牛下去;熊市的时候,又有一堆分析说会一直熊下去。例如,2008年说的黄金10年,现在讲的熊市还有3~5年等。这更刺激了咱们的贪婪和恐惧。还有,媒体的目标不是帮咱们赚钱,他们是为他们自己赚钱。他们会找他们喜欢的、能吸引大众眼球的东西去散发。很多财经记者越来越向娱乐记者靠拢,用看明星绯闻的态度去看那些评论可能更恰当点。

◆ 27.牛熊转换的感想(三):基金公司

对基金公司的恨,却不是对基金运作能力的质疑,而是对基金公司一些行为方式的不满。2006年11月,我写过一篇当时很有争议的文章《××,我为你哭泣》,那是对巨额分红、净值归一、持续营销等行为的不齿。可是大分红、拆分之类的把戏愈演愈烈。基金公司仗着牛市对基民采取一种很不负责的态度。我始终认为中国市场的泡沫,基金公司和代销基金的银行“功不可没”。回想一下2007年的那些宣传吧,有多少人以为基金是一种只赚不赔的发财产品啊!那时候的存款大搬家都是谁的功劳呢?我们都羡慕一个成熟的市场,可基金公司到底为市场的成熟做了什么?牛市基金“肆无忌惮”地敛财,当然也就导致了熊市老百姓“背信弃义”地赎回。但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不骂基金又骂谁呢?

◆ 30.牛熊转换的感想(六):闲钱

我始终认为闲钱是投资的第一要素,这是一个大大的前提。在牛市的时候,往往大多数人会忘记这个原则。且不说贷款买基,节衣缩食的人也不在少数。记得看过一个笑话,说看到每块德芙巧克力,都觉得是一份份的基金

买基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连吃巧克力的乐趣都被买基金的欲望剥夺的话,那似乎真的是守财奴了。投资是现在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平衡,既然是平衡就不要舍去现在的生活,日子是一天天过的。

◆ 35.我和上证指数的故事

2006年初,当我开始关注中国股市和基金市场的时候,大盘刚刚经历了5年的熊市,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到998点,然后又开始抬了半年的头,慢慢摸到1200点附近。记得很清楚,一个周末我去各个银行打探基金代销的情况,一位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非常慎重地告诉我:“大盘涨了这么多了,风险太大了,现在不要买了。”不过,我没有听她的话,换了家银行开始了我国内基金的投资道路。

进入2007年,专家们又在预测,最乐观的看到3500点。涨了这么多,应该是调整震荡的时候了。可话音未落,春节一过,3000点就在脚下了。可接着的第二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一下跌回去近9个百分点,论坛上好多人在问崩盘的定义是什么。不过,市场真的很不讲理,蹭蹭又回去了,到5月长假一过,4000点了。但接着就是“5·30”暴跌,尤其是那些前期暴涨的垃圾股,真是世界末日的感觉。不过,“博傻”理论真的起了作用,新基金不停发行,老基金奋勇拆啊、分啊。无数连基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凌晨起来排队等着新基金的认购。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什么叫疯狂,什么叫恐怖。8月,指数上到5000点。居然有人开始庆祝咱们中国市场比美国人快多少年上到了5000点。10月,终于到了6000点!金砖几国,黄金n年,所有的论据都证明1万点就在眼前……后面的故事就不说了。

不过大约一个月前,有家基金公司给我打电话,在恭喜我成了他们的VIP客户的同时,又建议我当时不要买基金,最好到2000点的时候再买。我笑了笑……

◆ 36.买基和炒股

他说:“你看打麻将的。有人会让别人替你打吗?有人会说自己的麻将技术差吗?有人会觉得自己在麻将桌上输钱吗?”炒股的大多数和打麻将的人有一样的心态,总对自己充满信心。呵呵。且不说打麻将的娱乐性,单看赌性,似乎真有点和炒股票类似。联想到境外的赌场,大厅里面熙熙攘攘、汗流浃背的都是菜鸟。虽然满脸通红、撸胳膊挽袖子,到头来还是灰头灰脸。而真正的大户,你根本不知道在哪个富丽堂皇的包房里,看都看不见的。

◆ 38.我的定投观

不过,如果发了年终奖,我是不会把年终奖分成12份,慢慢地定投的,那实在很愚蠢。如果市场在高位,我会先买入货币或者债券基金,然后再考虑在合适的时机进入风险高的品种;如果市场在低位,那当然是直接买入的好机会了啊。

◆ 二、关于赎回策略

我是长期持有的拥护者,之前版本的书上说,我在两种情况下会赎回基金:①这个基金不再是我想投的,如风格变了,基金经理变了,等等;②我的投资目标达到了,风险收益需求变化了。现在,我要加上第三条:市场表现太疯狂了,也要赎回基金。

你自然会问,什么叫“市场疯狂”?现在很多网站给出了判断标准,如估值、估值百分比和“且慢指数估值”,貌似很容易判断市场在高位还是在低位。可以前没有这些啊,该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你就去听!听听周围的人,那些和你无关的人在说些什么。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餐馆里面,如果你动不动就听到周围的人在高谈阔论他从股市上赚了多少钱的时候,那市场一定是“疯狂”了。永远记住:市场只会让少数人赚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就该“跑”了,至少该减仓而不能加仓了。同理,如果周围没有人谈论股票和基金,连骂股市的人都没有了,那市场就是低位了。记住一条,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是懒得理你。

文档信息

Table of Contents